淮北市将致力于促进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录入编辑:安徽文广 | 发布时间:2023-09-19
淮北市将致力于促进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北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承办的2007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5月10日上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淮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飞飞就推介会发布新闻,并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记者采访。张飞飞强调,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的中心目的,是通过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个人和专利发明人的共同努力,促进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淮北乃至淮海经济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张飞飞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所提资源型城市淮北为什么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问题时指出,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一方面鼓励发明创造,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我市以煤电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技进步之路。通过推介会促进专利技术的有效转让、转化和产业化,是加快技术进步、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淮北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发展接续产业、培育非煤产业;主要推进方式是实施全民创业、开放带动和项目拉动。我们通过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有选择的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加速改造提升煤电产业现行生产方式、培育发展煤化工和机械制造业、推进全民创业。
张飞飞说,淮北市建立了专利技术交易中心,为技术方与需求方、技术进入市场、经济与技术结合搭建了平台。与国家专利技术中心一道筛选市场前景好、转让条件成熟、与淮海经济区特别是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强的项目,进行会展集中推介,政府无偿解决所需场地、宣传、参展费用,并在开发区建设专门的项目承接基地。同时,对落户淮北的项目,简化办事环节、减免有关税费;成立9家担保公司,并协调金融部门,提供金融服务;设立专项基金,对购买、实施的专利项目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张飞飞就发明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回答了人民日报社记者的提问。
就中国日报社记者提出如何对专利发明人由简单性保护向创新服务型保护、又如何让展会由展期轰轰烈烈向长效务实转变的问题。张飞飞的回答是:服务、引进、应用,既是最好的保护,更是务实的行动。去年淮北已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会议期间签订合作(转让)合同227项,有150多项为淮海经济区其他市签约,24项在淮北付诸实施,其中3项技术应用已大见成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我市将着力打造每年举办的专利技术推介会和国家(淮北)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两个平台,建立专利技术孵化和创业两个基地,健全专利技术信息网络交流、风险防范、跟踪服务和推广应用激励四个机制,为技术方和需求方长期服务。
经济日报社记者的提问显然认同专利技术推介会的作用,希望今年的会议更具特色和成效。张飞飞向记者坦言,2007推介会的突出特色是三个提高:一是规格提高,省长王金山亲任名誉主任,副省长田维谦任主任。二是准备水平提高,专利技术项目均经中国专利公司筛选,淮海经济区评价,技术含量高、针对性强;政府、部门、院校、企业、个人组团参会多;及早在淮海经济区20多个城市的媒体、流动车辆、标志性建筑上宣传,影响大;内容涉及机电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生物与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5大领域,吻合淮北产业发展方向。三是注重实效,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人员参与率、项目签约率和落地率,目前掌握的情况好于去年。
张飞飞还就各方关切的问题,回答了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媒体记者提问。